2019年04月02日14:25 來源: 保馬 關聯作家:陳子善 點擊: 次
子善老師在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界聲名貫耳,多年致力于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特別是史料學的研究和教學,成就斐然。從他1976年1月入職華東師大中文系,至2018年12月榮休,滿滿四十三年的耕耘歷程。3月31日下午在華東師大中北校區辦公樓小禮堂舉行“陳子善教授榮休儀式”及“以史料為方法:中國現當代文學學術研討會”。本文是王曉明老師為“榮休儀式”所寫的致辭講稿。
1979年初秋,我和另外五位同學一起,開始攻讀中文系的現代文學碩士學位,我們有兩位導師,一位是許杰先生,一位是錢谷融先生,他們兩位有一位助手,就是子善先生,因此,子善先生也是我們的老師,只不過這位瘦瘦高高的青年老師一臉謙和,遇到什么事情需要出力了,他都是和我們混在一起,七手八腳,完全不像一個老師。我們也就很快把他當成和我們一樣,開口閉口“子善子善”的,一直到今天。不但我是這樣,我的師弟們,甚至我的第一批學生們,也很快學了我這個壞樣子,跟子善沒大沒小的,雖然嘴上叫他“陳老師”,說起話來幾乎完全就是當他為同輩:“你這樣不對的……”子善卻一概不以為忤:“好的,好的……”
在今天這樣一個連大學校園里也習慣于彼此稱呼官銜、不以為斯文掃地的時代,子善先生這樣的隨和,更顯其脫俗與自在,令人敬重。
在今天這樣的場合,完全不需要再來細數子善先生對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的貢獻,也不需要陳列他對華東師大中文系的持續至今的貢獻——即便退休了,他也還將繼續主編《現代中文學刊》,我只說一點,就是:作為在麗娃河邊度過32年時光的老華師大人,我是以有子善兄這樣的老同事和老朋友,而深感榮幸的。
聽說子善兄退休了,我在電話里對他說:很為你高興,你終于解脫了。我是真替他高興。這些年來,大學校園里的氛圍,是越來越功利和卑瑣,無聊的可笑的甚至是荒唐的事務,越來越多。與其把時間精力耗費在這些有害無益的事情上,不如早點離開,專心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。唯其現在還不能如子善兄這樣得到解脫,我就特別羨慕他如今的這份自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