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samp id="wka2m"><center id="wka2m"></center></samp>
  • 
    
    <ul id="wka2m"><center id="wka2m"></center></ul>
  • <dfn id="wka2m"><center id="wka2m"></center></dfn>
    關閉按鈕
    關閉按鈕

    您當前的位置:主頁 > 文學信息

    滬上11名青年批評家集結:不當岸上的裁判,要做水中同行者

    2018年08月17日10:18 來源:文匯報 作者:許旸 點擊:

    黃平、張定浩、黃德海、木葉、金理、項靜、李偉長、來穎燕……16日的上海書展主會場中央大廳,11位上海青年批評家一字排開,成為一道醒目的風景。這批大多出生于1980年代前后的青年評論家集中亮相于公眾視野,各自的最新評論文集匯聚成“述而批評叢書”,在上海書展首發。“述而批評叢書”由上海作家協會策劃,集中展示了上海青年文學批評者的收獲,由世紀文景出版。

    “相較上世紀80年代傳統意義的評論家,當下活躍的青年批評家,擁有更加寬廣的評論視野,兼容并蓄。他們專注研究經典文本,也能深入大眾流行文化,多領域多視角地深度參與各種文化領域。他們對同代人的作品有著敏銳的‘嗅覺’,其評論文章呈現出有溫度、可觸摸的質感。”《收獲》雜志副主編鐘紅明告訴記者,這些1980年代前后的批評家恰是對同代寫作者、對當下新話題的密切關注和敏銳反應,才顯現出他們的評論作品的價值所在,對當代寫作起到深遠的影響。

    業內注意到一個現象,有些“學院派”評論,往往因流于單一的理論術語堆砌或“小圈子趣味”,而喪失了批評的傳播效力,難以激發讀者的回應共鳴。而這批上海青年批評家的可貴在于,他們中雖不少人任職高校或文化機構,但沒有局限于學術的象牙塔,而是力求成為批評的跨界多面手,與時俱進地發出有見地的批評之聲。

    關注經典也關心流行,對各種文化現象及時發聲

    梳理叢書中的11部評論文集不難發現,11位青年評論家十分關注不同風格的作家和作品,格外強調“學術新見”、“個人風格”和多元性,拒絕千人一面,反映了他們開闊的文化視野。

    評論家黃德海的評論文集《馴養生活》所選評論呈現了他廣泛的閱讀涉獵,其評論的作家譜系既有阿城、金宇澄、格非、賈平凹等人們耳熟能詳的知名作家,也有李蕾、豆豆等年輕作者。在黃德海看來,批評家要贏得作家的尊重,不是光做“岸上的裁判”——只看著作家在水里奮力前行而說三道四,而應同樣身處水中。

    評論家木葉的文集《先鋒之刃》是一部中國當代先鋒文學訪談錄,收錄了對余華、莫言、殘雪、葉兆言等作家作品的評述,“先鋒或先鋒性書寫可能已經成為百余年以來華語文學的一種基因,我不妄談先鋒文學的重振或復興,只從寶貴的可能性談起,探尋先鋒何為,文學何為。”除了深耕先鋒文學,木葉對科幻文學、人工智能技術等領域也抱有濃厚興趣,“我們都生活在高度技術化的世界當中,所遇到的種種問題,和技術疊加在一起,不管討論文學或藝術,其實都需要以科技作為背景或視野。而科幻小說、科幻電影,給我們提供了一種理解這個時代的路徑。”

    評論家黃平認為,搞文學評論不能僅局限于文學,應該廣泛涉獵電影、電視、大眾、網絡文學等各種文化領域,緊貼文學現場,這也是對當下批評家提出的要求和挑戰。他的評論作品經常對暢銷文學、熱映大片、電視節目發出自己獨到的批評之聲。

    在評論家金理看來,“關注同代作家本就是文學批評的題中應有之義。批評家應該關注文學新人、關注萌芽狀態中文學的未來與可能性。”金理以90后作家這一現象為例,認為幾位在豆瓣上寫作的青年人,其作品文學性未必比傳統期刊上的作者文學成色低,“問題的關鍵在于,我們身為研究者是否看得到他們。”

    新鮮的感受力,良好的藝術趣味,令批評生態更健康活躍

    叢書既展示了這些批評家熟悉文學創作歷史和現狀的特點,善于進行跨界批評,也展示了他們多姿多彩的文字。

    評論家李偉長的《珀金斯的帽子》從成長小說、新校園小說、科幻小說等不同類型的多部作品入手,結合社會變遷與個人經歷,對中國當代文學代表性文本進行了多維度評析。來穎燕《感受即命名》廣涉中外文學藝術,談書論畫,顯示出作者獨特的藝術修養。項靜《在結束的地方開始》針對當代文學作品與文學現象展開探討,從王安憶、格非到路內、張嘉佳,從非虛構寫作、鄉土文學到新媒體寫作熱潮,都是她面對當下廣泛文學現象的回應與反思。張定浩《竭盡全力的輕盈》觀察的視角則穿梭中外古今,包括了作家蕭紅、臺靜農、張大春、蘇珊·桑塔格、翁貝托·埃科、科塔薩爾、約翰·歐文……

    恰如知名評論家程德培所說,年輕批評家需要的是一種“透明的批評”,而不是那種使藝術作品黯然失色,累贅不堪的實用主義解讀,“隨時準備孤身獨立、好奇、熱忱、懷疑的意志”。

    近年來,上海堅持發揚文學批評的傳統,在發揮老一代評論家作用的同時,也十分重視青年評論家的培養,追溯上海文學事業發展的歷史軌跡,繁榮的文學評論是上海文學版圖上一道特別的風景。

    上海作家協會版權所有 滬ICP備14002215號-3 滬公網安備 31010602003678號
    電子郵件:shanghaizuojia@126.com 聯系電話:086-021-54039771
    2589
    主站蜘蛛池模板: 欧美视频日韩视频| 草草久久久无码国产专区| 处女的诱惑在线观看| 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在线观看| 日韩美女在线观看一区| 亚洲字幕在线观看| 狠狠色伊人亚洲综合成人| 卡一卡二卡三在线入口免费| 被夫上司连续侵犯七天终于| 国产日韩av免费无码一区二区| 亚洲国产激情在线一区| 男人j桶进女人免费视频| 又硬又粗进去好爽免费| 色费女人18毛片a级毛片视频|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| 中文字幕5566|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| 99re热久久资源最新获取| 女人182毛片a级毛片| 一本大道无码人妻精品专区| 扁豆传媒视频免费观看|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婷婷| 欧美日韩三级在线观看| 亚洲综合精品第一页| 真实国产乱子伦对白视频37p|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午夜app| 天堂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| 岳的奶大又白又胖| 中文字幕一区视频一线| 欧美性最猛xxxx在线观看视频 | BT天堂新版中文在线| 女大学生沙龙室3| 一个人看的www片免费中文 | 欧美交换乱理伦片120秒|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ww | 2019中文字幕免费电影在线播放| 国产高清美女**毛片| 97国产在线播放| 国产裸模视频免费区无码| 一级黄色a级片| 成人a免费α片在线视频网站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