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03月06日10:08 來源:“遵義雜志社”微信公眾號 作者:研究室 點擊: 次
3月2日下午,由上海市作家協會、貴州省委宣傳部、中共遵義市委、遵義市人民政府主辦,遵義市委宣傳部、中共匯川區委、匯川區人民政府、遵義市廣播電視臺承辦的《古今海龍屯》新書發行暨作品研討座談會在遵義賓館多功能廳舉行。
中國著名作家、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、長篇小說《古今海龍屯》作者葉辛,國家廣電總局重大理論文獻影視片創作領導小組副組長金德龍,上海市作協黨組書記王偉,中國電視劇制作中心副總經理茍鵬,貴州省文化廳黨組書記、廳長徐靜,遵義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范元平,遵義市政協原主席陳凌華,省委宣傳部部務會成員、文化改革發展辦專職副主任柳盛明,遵義市委常委、市委宣傳部部長鄭欣,遵義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、匯川區委書記姜世甫等領導嘉賓出席座談會。座談會由遵義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李蓮娜主持。
葉辛曾扎根貴州二十余年,著有《蹉跎歲月》、《孽債》、《孽債2》、《家教》等代表作。座談會上,葉辛向與會領導和嘉賓簽名贈書,并講述了長篇小說《古今海龍屯》的創作歷程和感受。他說,創作長篇小說《古今海龍屯》緣于對第二故鄉的眷戀、對貴州瑰麗的山川河谷、獨具風情的風土民俗的贊許和對海龍屯特殊的情懷。該書將知青題材與平播之戰巧妙結合,結合海龍屯、平播之役相關歷史材料、民間傳說、人物故事,用“現代、明代、當代、尾聲”四個篇章重現了海龍屯的前世今生和楊氏家族的風云變幻,反映了一個時代的歷史風貌。
與會領導、嘉賓結合海龍屯風云變幻的歷史,從海龍屯考古發掘、文物保護、文化傳承、全域旅游發展等方面,對海龍屯開發和保護、宣傳和推介,為遵義發出“文物好聲音”“歷史好聲音”提出了許多意見和建議。
海龍屯又名龍巖屯,位于貴州省遵義市匯川區高坪街道境內的龍巖山上,始建于南宋寶祐五年(1257年),毀于明萬歷二十八年(1600年)的“平播之役”,系播州楊氏一族興建于其統治核心區域的山地防御城堡。屯上現存主要為明萬歷年間(1595-1600年左右)的遺存,主要包括城防設施、行政及生活設施、手工業設施、交通設施以及水井遺跡5處,是中國封建王朝在西南地區推行土司制度的見證。在2015年7月4日第39屆世界遺產大會上,海龍屯土司文化遺址成功列入《世界遺產名錄》,實現了貴州省世界文化遺產零的突破,遵義由此成為全國第11個擁有“雙遺產”的城市。海龍屯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陽春白雪般的景點景觀,為匯川、遵義,乃至貴州打造全域旅游目的地,提供了獨特的、不可復制性的文化旅游資源。2016年,海龍屯景區累計接待游客50多萬人次,成為了歷史文化愛好者的必去處和旅游愛好者的首選地,而長篇小說《古今海龍屯》的發行,為深入挖掘文化遺產背后的歷史故事,豐富旅游的人文內涵提供了很好的素材,必將激起海龍屯土司歷史文化游的“千層浪”。
(原文節選自“遵義雜志社”微信公眾號)